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10篇
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大家是不是都很期待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10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知道,這首詩是讓我們要“節約糧食”,不可浪費糧食,但有多少人節約糧食了呢?
我們知道,這些糧食是每一位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是每一位農民伯伯頭上頂著太陽種出來的,我們何必要浪費糧食呢?
有一些人認為“打包”費事丟人,還有一些人可以將剩米剩菜都丟掉。這些飯菜,如果我們吃不了,完全可以打包回家的,但有些人認為浪費這一點又算得了什么呢?米,是農民伯伯們用汗水辛辛苦苦澆灌出來的啊!如此浪費糧食,就不怕農民伯伯傷心嗎?俗話說:“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當我們隨手仍掉糧食時,還有多少人在為一頓飯而發愁啊!
讓我們記住“節約糧食”這四個字,從自己做起,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讓節約糧食在我們心中永存!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2】
如今,浪費糧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人類不重視節約糧食的行為也越來越嚴重,使得每年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都被浪費掉。在飯店總看到飯桌上有人吃剩的大量飯菜都被倒掉,實在是太可惜了。雖然我國采取了種種管理方法,但人們依就知錯不改,還是不遵守“適量點菜,剩菜打包”這個規則。
我們小學生應該在校園里做個節約糧食的義務宣傳員,讓同學們從小就懂得節約糧食的重要性。吃自助餐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國外的文明做法,吃多少就取多少,這樣既不浪費糧食又可以保持餐廳的衛生。在飯店里也是能吃多少點多少,不要為了面子而去點很多的菜,剩下的又不去打包,把大量的飯菜浪費掉。
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節約糧食,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3】
在我小的時候,跟姥姥姥爺住在一起,老一輩人的思想十分的節約傳統,他們經常在飯桌上教育我,一定要珍惜糧食,不能夠浪費一粒米,我也跟著他們養成了這個好習慣。
每天我在學校食堂吃完飯以后,都會仔仔細細的把盤子上剩下來的米粒,認認真真的用筷子加下來,我不會讓自己的碗上有剩飯的。反觀其他的同學,我看到很多人都是一盤米飯吃了幾口就不吃了,還有很多菜,也是這樣,吃不完的食物,被他們全都扔在了一個塑料桶內。
我覺得既然吃不下這么多的食物,為什么不在打飯的時候讓叔叔少盛一點呢。造成這么多沒有必要的浪費,讓我看在眼里著實覺得心疼,要知道現在還有很多地方的人沒有飯吃呢。
我呼吁大家以后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造成沒有必要的糧食浪費了。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爸爸媽媽或老師都教我們這首詩。其目的就是要我們從小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農民伯伯一年到頭都在天里面干活,在烈日下流了多少汗水才灌溉出我們不能沒有的糧食。
有一個問題我一直解不開,為什么我們再小的時候珍惜糧食,長大就開始浪費了呢?菜館飯桌上、公司餐廳里……幾乎每天都有剩菜剩飯,如果這些場景讓農民伯伯看見了,他們會怎樣呢?他們除了剛到痛惜還能說些什么呢?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不會因吃飯而發愁了,可是,這也這也是只能解決一部分家庭的溫飽問題。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有多少能像我們這樣幸福?有多少能像我們這樣吃泡飯?他們是多么的羨慕我們城市里的孩子,而我們呢,卻一次又一次的浪費那些寶貴的糧食。
有的人說:“不就是些糧食嘛,我有的是錢不發愁沒飯吃。”其實,節約糧食也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丟棄了糧食也就等于丟棄了道德品質,一個沒有道德品著的人,也終究會遭到人們的.唾棄。
再想想那些災區人民,家沒有了,吃住都非常困難,有的人甚至還被餓死,哪怕有一點糧食也可以啊,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浪費糧食呢?
讓我們從此珍惜糧食,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吧!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5】
“鋤和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一定很熟悉,這首詩讓我們知道了勞動的艱辛,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里看到了很多難民因饑餓瘦骨嶙峋、饑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可口的食物,漂亮的衣服……正是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們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我都掉許多飯粒,吃不完的就不吃了,爸爸媽媽批評我時,我還找許多借口狡辯。我感到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我要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也許有人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我們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糧食是農民伯伯經過辛勤的勞動才種出來的,它沾滿農民伯伯的辛勤汗水的,我們不應該浪費糧食,應該尊重農民伯伯,尊重糧食,杜絕浪費,認認真真把每一頓飯吃完。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珍惜每一粒糧食吧!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愛糧節糧的模范。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6】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李紳在憫農中寫的一句話。主要是讓我們知道糧食是用農民們的辛苦勞動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糧食。
我國人口達十三億,我國耕地面積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卻養活著約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糧食成為我國一大顧慮。浪費糧食是可恥的,簡直就是“犯罪”。節約要從點滴做起,還要堅持。也許一天兩天可以堅持住,但一年兩年呢?你還能堅持得住嗎?
每天中午完飯后,看著垃圾桶里堆積如山的糧食,我心里為之一震。有一些人擺闊,去飯店點好多菜。他們明明知道自己吃不完,卻還點那么多菜,我心里很是生氣。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饑寒交迫而死。如果我們不節約糧食,怎么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和那些農民伯伯。
沒有土地就無法種植糧食,所以我們不僅要珍惜糧食還要保護土地資源。我國超過十三億人口,每年凈增長一千二百萬人,人均耕地面積一點二畝,是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目前耕地面積以每年三十多萬畝的速度在減少,而且這個速度在不斷加快。亂占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影響著耕地。
因為我們浪費糧食和浪費土地資源,導致我國人均有糧僅三百二十六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于一些發展中的國家,如果繼續這樣會怎樣?總有一天我們會走向滅亡。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我想大家都不希望有這樣的結果。如果是這樣,我希望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珍惜糧食,保護土地資源!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7】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它讓我明白了,父母為我們掙錢不容易,和農民伯伯的不容易,我們要珍惜糧食。
一天,我對媽媽說:“媽,我吃飽了。”“剩了這么多!”“我真的吃不了了。”只見媽媽嘆了一口氣。當時,我以為媽媽要深深嘆一口氣,再努努里把我剩下的那些都吃下去。但是媽媽卻沒吃,只是把米飯放進了冰箱里。
晚上,媽媽又把米飯熱了熱,對我:“閨女,你把你中午剩的`米飯吃了吧!”我心想,干嘛讓我吃剩的!“我要吃包子!”我上去就咬了一口。哎呦!怎么這么咸呀!我以為是因為中午我剩了米飯,媽媽生氣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隨便剩飯了。
但是,我沒有真正的了解媽媽為什么哪天不吃了米飯。又為什么讓我吃剩下的米飯。
我是農村戶口的,每次回老家都會拿來一袋自己家種的米。媽媽說,自己家種的米好吃,所以從那以后,我就喜歡上了米飯。那天晚上,媽媽讓我吃剩下的米飯是因為媽媽知道我愛吃米飯,同時又不想浪費,想讓我明白舅舅種地的辛苦。并且,媽媽那天不小心把包子餡弄咸了,所以,媽媽才讓我吃剩下的米飯。當我知道這一切后,淚水就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我怕媽媽看見,就自己躲了起來。
后來,我學習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更讓我知道了農民伯伯中的每一粒米,都是最美味的。也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正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8】
“唉,今天真是沒勁!”小天說。“小天吃飯了。”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原來是小天的媽媽叫他吃飯。
“啊,今天的菜怎么這么差,連我最喜歡的雞蛋都沒有。”小天嘟噥著。小天只能坐下來吃飯。吃到一半,小天再也忍不住了,他拿起飯碗,走到門外,想把剩下來的飯倒掉。這時,小天的爸爸、媽媽連忙走過來。媽媽對他說:“你想干什么?”小天不以為然地回答:“這飯太難吃了,我把他倒掉。”“你怎么這么浪費。”爸爸說,“難道老師沒有教過你們不準浪費的嗎?”小天想:老師教過又怎么樣,還不是看不到我倒飯,又沒事。爸爸見他這么久都不回答,便趁勝追機:“小天,你想想,外面有這么多的孩子,不是全部都像你有吃有住,他們時常吃不到飯,有的'還沒地方住。像你這么浪費,你說應該不應該。”小天輕聲地說:“我不是不想吃,但今天的菜實在是太難吃了。”小天抓住最后一絲希望。一直沉默不語的媽媽開口了:“小天,你再看看外面的農民,他們這么窮,飯都吃不飽,但他們為什么還要這么拼命的干活,就是為了養家糊口啊!你這么浪費,對得起農民們嗎?”小天沉默著。
最后,小天把剩下來的飯全吃了,而且吃得非常香。因為他懂得了要愛惜糧食,不然的話,就會對不起家長、老師和頂著烈日辛苦干活的農民們。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9】
正值春耕忙碌季節,即便是五一假期來到,在農田里勞作的人們也不會放下手中的播種器去外出旅游,他們依然會抓緊時間把自家的耕地盡快種完。
春天的時候還好,室外的氣溫不會那么高。可是一到了夏天,那火紅的太陽就會散發出令人難以忍受的高溫。坐在教室里學習的我有時還會感覺到熱,更何況是在地里正不知疲倦的'農民們呢。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流浹背了,卻依然在天地間忙碌著。
有多少人為了證明自己有錢,自己是豪門,就毫不在意地點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大肆的鋪張浪費。當你在為自己的“有錢”而感到“自豪”的時候,你又沒有想過,那么一大桌子的食物,要多少勞動人民辛辛苦苦勞動多少個小時才能換取來如此豐盛的食物?勞動人民就該理所當然的為你們這些不懂得珍惜的人勞動嗎?
勞動的確是一份非常艱辛的工作。有的人因為常年勞動而積勞成疾,在年歲大了的時候,再去勞動,就會非常痛苦;有的人在地里勞動時,不得不跪著,為什么?因為他的腰太疼了,如果像正常人一樣蹲在地上勞動,那么,回到家以后他們就會徹夜難眠,腰痛會把他們折磨得生不如死;有時甚至吃飯都要跪著吃,原因不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殘余,而是累的連站著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如果坐著,腰還會痛。
勞動人民不想讓他們的勞動成果成為你顯擺自己的武器,而是希望通過他們的勞動,能夠有更多的人脫離饑餓,能夠吃飽飯。
珍惜你手邊的糧食,他們來之不易呀!
2023年度愛糧節糧秋收萬顆子實踐心得【篇10】
故事某天早上,小明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早飯。他三下五除二將米粥扒完,又一口氣吃了三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將剩下的一個“飛”出窗外。他邊扔邊嚷著:“不吃拉,不吃啦,再吃肚子要爆了!”真是無巧不成書啊!
小剛正好來約小明一起去上學。當小剛路過窗口的時候,忽然一個東西“飛”了過來,正好砸在他的頭上。他一看,原來是個饅頭。“咦,為什么這里會有饅頭冒出來?”他拿起饅頭,開始沉思:“會不會是他……”這時,小明聽到外面有動靜,連忙把頭探出去,發現原來是小剛,忙說:“對不起,小剛,我沒想到你會在這里。”說著還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腦勺。小剛見到是小明探出頭,猛然想到一個主意。
他偷偷地把饅頭藏到背后,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正準備來找你呢!”說完,沖著小明笑了笑。小明聽到小剛說要找他,拍了拍胸脯,問道:“什么事?用的著我的地方盡管說。”小剛回道:“古詩《鋤禾》我忘了,你教我一下吧!”小明輕輕地笑了笑,說:“我當啥事呢!”接著用大拇指指著自己的鼻子,“我會背!”接著,小明就有聲有色地背了起來。他裝作古人的樣子,一邊背還一邊搖頭晃腦,暗自得意。“我的傻老弟啊,難道你還不知道我的用意嗎?現在你別神氣,等會兒你要比斗敗的公雞還難看呢!”小剛暗自發笑,眼睛都瞇起來了。
小明卻一位小剛在稱贊他呢,背得更加起勁了。當小明背到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時,還驕傲地暑期指頭朝前直了一下。等小明背完后,小剛把放在背后的饅頭拿了出來,用手指著“贓物”說:“那么這個饅頭你打算怎么搞定它?”小明的臉刷地紅了。難為情地低下了腦袋。呵,他背了這么老半天,直到現在裁紙刀小剛叫他背古詩的真正的用意呢!